地点
诗文库 正文
修建凌霄城宝祐三年 南宋 · 朱文政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三、《四川历代碑刻》第二一二页
宋宝祐乙卯,鞑贼自云南斡腹。
明年,制臣蒲泽之以天子之命命帅臣朱祀孙措置泸、叙、长宁边面。
明年,城凌霄,为屯兵峙粮、出攻入守据依之地。
闰四月经始,冬十月告成。
宁守臣士英任责,潼川路总管朱文政董工。
陈拾遗文集(按题下原署名曰「东川观察判官长沙刘蜕」。) 中唐 · 刘蜕
 出处:全唐诗补逸
中好事人,家藏君十轴。
馀来多暇日,借得昼夜读。
意气高于头,冰霜冷人腹。
就中《大雅》篇,日日吟不足。
生遇明皇帝,君臣竟不识。
沉湮死下位,我辈更莫卜。
射洪客来说,露碑今已踣。
剜刓存灭半,势欲入沟渎。
寓书托宰君,请为试摩拭。
树之四达地,覆碑高作屋。
愤君死后名,再依泥沙辱。
世路重富贵,婉娩好眉目。
文学如君辈,安得足衣食。
不死横路渠,为幸已多福。
我有平生心,推残不局促。
揖君盛年名,万钟何足禄。
量长复校短,凫胫不愿续。
悲君泪垂颐,云山空蜀国(见《永乐大典》卷三一三四「九真」「」字「陈子昂」条引《潼川志》,五函四十四册。)
春日游南山(句) 中唐 · 刘蜕
 押东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屏开十里画,江渡两歧风(《舆地纪胜》一五四《潼川府》)
郑琰以所藏前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残叶见示诗以志之 清 · 王文治
 出处:梦楼诗集卷六
青山千仞古梓州琴泉寺荒一片秋。
浮图岁久就倾毁,莲华经卷散不收。
郑君吴人官蜀地,文藻弓裘能好事。
忽从煨烬检来看,故蜀平章王锴字。
行间熠煜如有光,肉腴骨秀中含芒。
笔迹远绍徐季海,宗派近开赵子昂
法华末后方开演,天龙拥护神灵显。
当年战斗苦频仍,书此多因厌兵燹。
却忆唐家全盛时,内庭翰墨萃瑰奇。
百本阴符敕登善,千金圣教购羲之
李花零落年光促,冠裳避乱多依蜀。
可怜闰运尚风流,手迹翩翩看不足。
青城山上月如银,曾照宫中罗绮人。
只今废殿风铃响,犹似甘州法曲闻。
送秦漕归淮南 北宋 · 吕陶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袭得芝兰一室薰,更将三美向谁论(自注:公与某同时中第,在潼川尝共事,暨岷蜀报政,又得继踵。宦游之美,有此三者亦罕也。)
光辉自可誇僚友,契爱犹能及子孙。
金节暂求康尔俗,锦衣归去大吾门。
西南终是天涯远,却羡鸾凰集九阍。
乞降指挥潼川转运司令补填桩管籴本奏庆元五年四月 宋 · 丁逢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八、《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二之七二(第七册第五九八四页)
窃见潼川运司桩管籴本钱米,先有运判岳霖桩到籴米钱引二十万道籴米,专备灾伤支用。
昨因资、普等州旱伤,用过一半以上。
臣到任交到钱引九万六千二百馀道、见钱三千一百馀贯
臣撙节浮费,添积钱引一十馀万道,及籴到米斛。
至解任共桩籴本钱引二十万二千八百馀道,凑及岳霖任内数目。
庆元二年遂宁府资、普州夏旱免税,制置司行下运司,支钱米应副州郡急阙,必有支过钱米。
若后官不为补填,缓急无以接济。
乞特降指挥潼川运司,常切桩管籴本钱米二十万道元数,遇有灾伤支用,随即补填元额,不得亏少。
登郡中销暑楼寄东川汝士 唐 · 杨汉公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岧峣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
虽有清风当夏景,只能销暑不销忧。
四川制置乞祠奏状嘉定十六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八、《崔清献公集》卷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焕章阁直学士朝散大夫成都潼川府夔州利州路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军府崔与之状奏。
臣岭海寒士,遭值昌明更化,十有六年之间,擢从冗散,躐升禁涂,恩数便蕃,眷简隆厚,铭肤镂骨,誓效糜捐。
昨自被命入蜀,谁不以上下和衷为难,臣亦以为难,而义不容辞也。
再命护蜀,谁不以表里坏證为忧,臣亦以为忧,而义不容辞也。
君命有严,冒兹远役,三边责重,四路事繁,自顾衰迟,了无能解,惟有一诚体国,恃天而行。
外而二三蚌鹬之相持,上赖国威,边声稍息;
内而十万貔貅之待哺,仰凭天意,岁事荐登。
而况圣度宽洪,有求斯答;
庙谟坚定,可守而行。
覆寿所加,谴诃未及,方图末路,益励初心。
缘臣蒲柳之姿,一生劳苦,老而易衰,福过灾生,百病交作。
近来头风发动,甚于常时,呻吟叫号,痛刺如破。
加以心忡健忘,肌肉尽销,残息如丝,旦暮人耳。
臣非不知委身报国,臣子职分,而边阃重寄,安危所关。
万里奔驰,一生劳勚,绵力穷而不可强,倖事多而不可常。
况抱病已深,恐误国事。
伏望圣慈怜其久戍,察其危衷,亟选长材,来为臣代,赋臣祠廪,俾待终于衡茅,实出天地始终生全之赐。
按: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辞免礼部尚书奏状嘉定十七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八、《崔清献公集》卷二、《广东文献》卷二
焕章阁直学士朝请大夫成都潼川府夔州利州路安抚制置、兼知成都军府崔与之状奏。
臣昨准省劄,坐奉圣旨「崔与之召赴行在」,寻具辞免,伏蒙降诏不允。
臣再具奏间,续准御前金字牌递到御宝封劄子,奉圣旨「崔与之权礼部尚书,候正官到日交割,前来供职」。
臣闻命自天,措身无地。
窃惟舜命秩宗以典三礼,盖取佥言;
周建春官以谐万民,最号清选。
凡属亨嘉之运,必严礼乐之司
虽曰摄承,讵容轻受?
伏念臣丹心体国,白首戍边。
扪参井以西驰,老怀犹壮;
指褒斜而北戍,绵力易疲。
屡引病以丐闲,忽蒙恩而赐召。
方坚控避,遽玷褒除。
钧天九奏之音,梦寐不到;
文昌六星之象,心目还惊。
况无横草之劳,复有采薪之疾。
奄奄残息,凛凛危衷。
伏望圣慈怜臣桑榆之景无多,察臣樗栎之才焉用,收还成命,改赋真祠。
俾首丘得遂于初心,庶末路可全于晚节。
所有恩命,未敢祗受。
按: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仍疾速前来供职。
前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第一卷残叶三台郑尹出自琴泉寺圮塔同鱼门璞函 清 · 吴省钦
 押青韵
墨华香簇《莲华》青,伪朝平章工写经。
教圆义正树功德,梓州窣堵牢藏扃。
丙寅未月倒霹雳,梵夹灰烬啼杀灵。
令君好事拾残叶,纸色黯淡光精荧。
武成三年字如漆,龙象拥卫栴檀馨。
维唐中原遘末造,行歌机略难拘囹。
十军阿父坐延虎,公然作贼来郊坰。
紫旗怒麾南寨破,此州入手开巍厅。
混元一图告符瑞,建号稳踞金床钉。
两川割据国虽小,肯以身舍腾讥詅。
佛牙奉献典最秘,僧目抉进恩还停。
尔时臣锴被殊遇,劝设写官签乙丁。
有来骨相似罗难,玉豪光涌祥麟廷,锴也染翰赞其象,清词丽句锵玲玎。
无端兔命受鹰制,水行仙者躬扆屏。
畴咨六军判诸卫,而使戈甲惊祅䰱。
唐魂招来礼孔熯,圣镫观去辉微爧。
从容笔谏竟何有,徒举觥令浮绿醽。
此州亦系幸游地,银汉曲许人间听。
堂堂观察宋光葆。)暗通款,可有替戾摇风铃。
东朝六万疾于卷,回鹘小队嗟竛𫞻。
降书至竟出公手,负荆舆榇天晦暝。
野狐泉边急敕到,坐视尔主罹严刑。
知尔默邀大慈护,一行摺去身腰鞓。
区区忠孝让希济,赋诗吠主颜长頩。
要其佥名乞归葬,伏锧几致膏青萍。
宗寿一言晚幸中,净福岂或资重冥。
寿于文札等清绝,冲妙之观藏绦䋼。
何如此本阅人代,麻茶双眼回昽昤。
直同屑金焕浓采,不藉针血沾余腥。
想当早朝暮归第,白藤笈子平头拎。
霞光百番赐天府,眉砚安傍朱窗棂。
毒恼已蠲苾刍佩,妙明顿见琉璃瓶。
伏梁闇槛庋藏永,谓仗白业贻欢宁。
塔成塔毁难逆料,放佚千百存奇零。
其临唐讳笔不缺,与孟石经殊模形。
旧君旧国性根浅,雅藻空复翩亭亭。
是经居尊品居首,庄诵万一昭聋瞑。
柳公度人褚遗教,谁若萤爝谁日星。
塔砖残字傥容拓,更乞装示传遐龄。
乞别给致仕状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四、《净德集》卷五
右,臣任受上件差遣,于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十七日到任,为年及七十五岁,齿发衰暮,窃虑职事旷废,寻于建中靖国元年二月十二日,据梓州进奏官郑永通状申称,正月二十六日递到臣陈乞致仕奏状,于当日投进讫,二十七日计会收取到许本官依前集贤殿修撰致仕敕,于二十七日申时发达字号入马递前去。
臣契勘上件致仕敕命,马递条限日行三百里,梓州至京三千六百里,计程合在二月初十日递到。
今来已经五十日,尚未见到。
都进奏院正月二十八日以后至二月二十五日发来马递皮角计十七件,并已先次到州,惟是臣致仕敕牒未到。
臣累差人自本州以去至凤翔府沿路根究前件,今正月二十七日达字号递角委是未见转送前来,窃虑在路沉失。
念臣衰病累年,勉强不行,方具奏闻,陈乞致仕,已蒙圣恩俞允,许臣守本官致仕,出给敕命,兼已委差新官朝奉大夫李仲梓州,填现阙。
本官现已取索接人,非久到任,臣尚未受到致仕敕命,离任未得。
伏望圣慈检会臣前奏状,别降致仕敕命,付臣照会,以凭离任。
奉使回奏十事状 其九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四
臣伏见陵井监嘉州等处人户久来开凿盐井,谓之卓筒,盖盐泉所在,皆山溪之间,凿地十数丈,以隔水故也。
官为比榷,月纳课利,助一路之费,盖亦不少。
嘉祐中转运司奏请今后更不许开卓筒,非为其伪滥也,止以凿井既众,出盐滋多,射破蒲江官井盐价。
然已开凿者,亦存而不废。
至熙宁九年转运判官段介又奏请闭塞本路及梓州路卓筒盐井,一为欲蒲江官卖贵盐,二为欲兴贩大宁盐、解盐入川,高价出卖,多取羡息,茍求恩赏。
是时梓州路转运司以为年计所赖,固执不可。
成都路尽行闭塞,煎井之家,由是失业。
近岁为有熙宁五年六月十四日中书劄子许开盐井,除卓筒井不许兴开。
向之井户,各经所属陈状,乞开大井,但砌叠井面,其下亦须卓筒,井研等县无虑百五十所,逐年出纳银、绢及五万数。
其始避卓筒之名,方得开凿,既而有违法之实,深自恐畏。
浮浪游手,州县胥吏,日有凌胁,未尝宁居。
臣窃谓卓筒与大井煎盐及所纳课利其实不异,而卓筒独为碍法,理有未安。
欲乞下转运司相度嘉州、陵井监今日以前盐井,一依梓州一路盐井敕条指挥
其熙宁五年六月十四日中书劄子,卓筒不许兴开,亦乞删去。
即于公私,实为两便。
又访闻成都路盐井先差官比榷,后转运司指挥本州更勾追开井户,于所榷额外,增添岁课,多有破败。
欲乞指挥转运司勘会,自额外添起课利,尽与除放,免致三二千家因此流殍,为太平之累。
〔贴黄〕蒲江盐昨准朝旨减价,易为出卖。
近又黄廉奏乞减井额,货法已通,今若许复卓筒井,则于蒲江盐委无妨碍。
再论重命令尊朝廷奏元祐二年六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吕公孺、曾孝宽相继辞秦州,必于不行;
陈侗梓州,亦遂得免,皆此类也。
习惯之久,颇于国体不便。
去岁张公庠除广南转运使,辞不赴任,朝旨送吏部别与差遣
法行于下而不行于上,非至公之道,仰惟圣鉴裁照,幸甚。
谢知梓州到任表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净德集》卷七
臣陶言:伏奉敕命,差臣知梓州军州事,臣已于今月二十六日到任讫者。
昔尝拜疏,愿分乡郡之符;
今乃叨恩,遂载邦侯之旆。
仰虔俞命,俯激危心中谢。)
伏念臣习不逢原,用难应务。
起家从仕,希子云之安恬;
发策决科,鄙谷永之附会。
每究观于义利,靡徇易于险夷。
持以自盟,久而无愧。
半生流落,空惊岁月之峥嵘;
晚景亨途,忽接云霄之步武。
偶缘使事,轻去从班;
未阅再期,俄更四守。
既遂里闾之请,又尘屏翰之居,力薄岂堪,恩深莫报。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至仁天覆,大智日跻。
成汤之善与人,必于器使;
武王之不忘远,烛以皇明。
未谴衰迟,尚优临遣。
况臣早岁,曾使此方。
导德泽于数州,粗能寡过;
奉教条于一郡,敢不潜心。
冀收毫发之劳,归答乾坤之赐。
谢授再知梓州1101年2月7日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净德集》卷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臣陶言:先以罪分司南京衡州居住,于元符三年四月准告落分司,差提举成都府玉局观
至五月内,准敕就差知邛州
臣逐次谢恩祗受,及奉表以闻去讫。
至今年二月七日绵州罗江县,又准告充集贤殿修撰,改差知梓州,臣即时望阙谢恩拜受者。
九殒之馀,忽逢再造;
一年之内,辄易三迁。
初备位于祠官,旋领麾于乡郡
继忝集贤之命,仍分左蜀之符,并出异恩,悉还旧物,幸非所望,感莫能胜中谢。)
伏念臣学不能美身,志未可适道,动踰涯分,易速悔尤。
奋飞于畎亩,而滥陪英俊之游;
涉猎于缣缃,而与闻朝廷之政。
谓之才则尝践更于台阁,加之罪则久废放于江湖。
小人持附会之心,乘而下石;
骚客有哀怜之兴,惟欲招魂。
累年趋必死之乡,一旦履复生之地。
荐沾殊泽,增贲馀龄。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光绍宝图,勃兴治道,大判忠邪之势,深权用舍之机。
虽众正在朝,足跨商周之盛;
而一夫失职,尚撄尧舜之心。
恤及衰残,概从收叙。
臣敢不究观否泰,省念初终。
如痛定而反思,若途穷而利往。
枕丘适愿,既知于瞑目之前;
结草酬恩,敢惮于没身之后。
谢知梓州到任表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净德集》卷七
臣陶言:近准告命。
伏蒙圣恩,除臣依前朝请大夫、充集贤殿修撰、知梓州军州事,已于三月十七日到任讫。
臣闻能官人者,尧之盛德,欲惠养于生民;
再为郡者,汉之名卿,颇光辉于前世。
盖知而善任,任则必能举其职;
故去而复至,至则有以慰其思。
乃君臣上下之交,亦古今贤圣之美,载之行事,可行而闻。
魏相之河南,以方严成治行;
黄霸之在颍上,以宽明得众心。
盗贼未平,愿寇恂之力;
儿童相庆,喜闻郭伋之来。
或体国以致忠,或宜民而立政,前功不替,后效愈明。
近代以来,斯人盖寡,未敢有起于废放,贲以宠光。
复从书殿之衔,仍领乡邦之寄。
苟踰其量,徒厚尔颜中谢。)
伏念臣学文不工,信道未笃。
丁辰于始衰之日,误涉迷途;
被罪于垂老之年,久栖裔土。
忽逢圣作,偶得生还,特出渊衰,悉叨旧物。
潼川之区域,乃益部之比邻。
尝绾郡章,尚传里诵。
江山如故,得陪父老之嬉游;
丘垄不遐,庶尽岁时之孝敬。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鼎新大政,萃聚众材。
用人如日之照临,正邪自辨;
成物若天之化育,小大不遗。
所以甄收,及于衰朽。
臣敢不持循素节,勉强暮龄?
广上德之宽仁,恤远方之凋瘵。
处耕田凿井之众,不失常生;
在垂衣拱手之朝,庶几小补。
梓州路提举常平薛寺丞1101年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净德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起于谪放,贲以宠光。
还书殿之美名,领潼川之优寄。
适父老之愿,愧无术以承宣
大夫之贤,将有依于庇赖。
恭惟某官文而饬治,政必养源
袭训范于枢庭,振猷为于使部。
渊澄流洁,馀波有以载沾;
纲举网疏,众目从而不紊。
况有云霄之清议,岂惟堂构之高才?
即序禁涂,益敷远业。
某息肩故里,引领下风,行遂参承,并伸感抃。
唐赠左散骑常侍汝南韩公神道碑 唐 · 吴畦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
长河北控。
太行东隅。
粤有奥壤。
厥为全魏。
其中土宜耕。
俗最淳。
孝子忠臣。
义夫节妇。
触类可观。
比屋可封。
地势自然。
物理斯在。
是以代有将军称义兵。
控北敌之咽喉。
南燕之襟带。
岁月巩固。
朝野赖之。
至于命帅临戎。
非贤则德。
或失其统驭。
则祸必起于萧墙。
庐江公承袭一方。
子孙三世。
逮及衰季。
始堕弓裘。
四人切弱(一作溺)苦之音。
六郡当举赢之患。
乃督三军之众。
千万同心□□□□□英雄应选□□□□□佥命我公雄仁蕴长者之誉。
德负不孤之闻。
语其力则五丁比肩。
较其艺则三杰齐价。
秉磊落大度。
挺昂藏伟才。
河山之精。
貔貅之勇。
表率魏邦。
沥恳魏人。
天道照临。
宸衷慰悦。
轺使麇至。
军务克谐。
金貂之峻秩负来。
乌府之崇资不踰。
期月爰登魏博节度
三台之重。
公感叹弥殷。
遥驻(一作驰)罔极之诚。
骤冀追崇之宠。
天子乃嘉其大孝。
锡以珥貂
用副孝思。
式赞幽壤。
公既获拜嘉命。
念哀荣无常。
若不即以刊之贞石。
无以阐将门之业。
无以传旷古之名。
因授以宾徒。
俾详其事。
吴畦序焉。
公讳国昌。
世系汝南人也。
其先与周同姓姬氏。
其后苗裔事晋。
得姓于韩。
故曰韩武子
武子世本云。
万生遁伯。
遁伯生伯简。
伯简生子舆
子舆生献。
后四十世有韩厥
从封为韩氏。
于景公三年。
屠岸贾将作乱。
灵公之贼赵盾
赵盾亡死矣。
欲诛其子赵朔
韩厥止之。
告贾。
贾不听。
赵朔
曰。
子必不能绝其事。
贾诛赵。
称疾不出。
卒全其孤。
春秋书之。
至于秦晋会盟。
楚汉袭服。
绰有勋烈。
荦然功庸。
迄于我唐。
不绝流派。
公累代魏将。
剖分符节
曾祖魏博节度押衙
祖朝魏博节度押衙兼临清镇遏都知兵马使检校国子祭酒侍御史
烈考魏博节度押衙都知兵马使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
公之为人也。
天假树忠神符抗节。
好谋而断。
知几而明。
约言有常。
敏行无玷。
以孝弟成其性。
以文武全其才。
少即承祖宗之馀芳。
长最好孙吴术。
黄石
指力争为末烬。
笑气吞为细事。
尝慕摄衣决胜。
坐筹出奇。
军中少年。
靡不取则。
时值王室为难。
边疆举烽。
公乃拔自偏裨
擢于列籓。
寻击贼有功。
乃行赏酬庸。
论功载笔。
是时洋溢懋绩。
充塞宇宙。
心服军旅。
名垂竹帛。
藩翰可期。
芳讯继临。
密诏垂下。
公倜傥成癖。
优游素深。
时虽料敌摧坚。
不废吟风啸月。
执坚守冑。
锐气难夺。
自思今若终天力绝。
不顾骨骸后时。
愿乞陪臣。
不越吾土。
遂脱辐谢病。
挂冠养高。
搢绅有闻。
物论称平。
寻以牵复旧位。
脱履王畿
监止于方镇。
懋绩崇荣。
其孰能宗欤。
公始及裨副。
载分剧职。
入奉训齐之令。
出扬整肃之
推公而直若引绳。
行己而平若止水。
言不好弄。
服不好华。
卷舒自得于时宜。
喜怒不形于颜色。
崇善触邪。
柯叶不遗。
紫髯最冠于偫公。
青眼靡遗于众卒。
蔼若闻望。
諠然令图。
公非独王事有作。
复乃闺门立程。
棱棱而廷训惟严。
察察而乡义尤峻。
先教之以仁义。
后导之以诗书。
谕雍容礼让之节。
示恻隐慈爱之心。
驰骋田猎。
杂服诡辞。
趋若仇雠。
屏如蝎螫。
肆我武勇。
平成以赖。
适方一箭发而号猿猱。
三尺举而吼龙虎。
山立。
旌旗血融。
言其壮则扛鼎拔山。
顾其勇则冯河逐日。
七十城而应敌下。
四十万而乘时坑。
此乃用武之克捷。
行师无不利者。
若以瞻云望气。
一否一臧。
辨成败之机宜。
鉴吉凶之休咎。
则武非文而不备。
文非武而不扬。
实共济而相恤。
无殊涂而别踪。
矧予才立名业。
□仗弓剑者也。
予之身甘为不肖孜孜以未坠之绪力□于命子者。
其庶几乎。
议者乃赧赧绝词。
唯唯而退。
(阙九字)仆射果自□□□□德□公昔之□习非偶然哉。
武宗涖祚初年。
逆贼拒命。
天讨荐加。
常从庐江公以剿叛。
庐江公异公英勇。
以前冲统众弦道系将累日。
公度其军势。
相以人心。
虽机上之可期。
若在彀中耳。
庐江公曰。
魏师以久不振旅。
时无恒心。
今乃越境而出。
若非肃齐。
则冲败莫制。
若悦豫其情。
则前驱不踵。
公请审其向背。
妙以机谋。
督馈饷之心。
敦战伐之道。
在爪牙者。
却骈罗于后。
如市人者。
皆跨列于前。
自然表里相应。
宽猛得中。
此勇之大势也(一作故可系时时必偃其干戈翘下阙)
庐江乃俞良策。
卒成大功。
山东壮武之声。
擅日下勤王之效。
莫不由此。
言无谬欤。
公虽初心不求朝拜。
藩府所奖。
符竹为先。
遂迁摄贝州刺史兼本管效奏御史中丞
公既解戎韬。
俄从郡政。
三尺之纲条不紊。
四知之敬慎惟敷。
疮疲既起于沈滞。
劳逸复均于疴痒。
黄霸行教。
龚遂立诚。
求之北方。
孰以优劣。
公忽不自怿。
曰。
从军中。
心无逸□冒马劳金疮之绩。
窃蹈忠履信之名。
稼穑少知。
艰危历试。
不冒荣于好爵。
不伐□□殊劳。
避授钺于他邦。
建侯于我土。
今齿发云迈。
足悲。
胡可尚存碌碌劳劳。
不知閒居适志。
遂乃命纳轼旟。
终贲林野。
文言曰。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其惟圣人乎。
大中六年七月十二日
寝疾薨于魏州元城县德教里之私第。
享年六十有六。
大中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殡于当州莘县修善乡依仁里。
至咸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左散骑常侍
夫人清河张氏。
同时月日赠清河郡太君
有子三人。
长曰君雄。
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
仲曰靖。
魏博节度押衙兼部从检校太子宾客侍御史
季曰楚。
魏博节度押衙兼刀斧将检校太子宾客监察御史
噫。
公以德符阴骘。
庆延子孙。
世居封赠之尊。
荫极人臣之贵。
建碑道左。
显褒冥途。
畦序说为铭。
铭曰。
堂堂圣朝。
烈烈文明。
仁以配德。
德以延英。
社稷康人。
将帅惟精。
钦我魏疆。
为河为方。
厥赋以上。
厥土惟良。
异物既产。
贤臣复彰。
扰以六韬。
峻以五常。
弧矢不干。
忠孝为光。
少齿得志。
励节勤王。
扼腕不断。
沥胆可尝。
虬龙屈盘。
雕鹗翱翔。
平寇计高。
伐叛名扬。
运筹毳帐。
决胜沙场。
功业有勋。
朝廷议勤。
加以羽纛。
陟以亲军
赐以好爵。
固以藩身。
得路我土。
保祀我禋。
貔貅旧统。
畏敬无垠。
符竹尝剖。
惠爱犹存。
训子文行。
果极名臣。
罔极知报。
帝命爰臻。
锡以峻职。
饰以王纶。
褒荣令嫡。
激励愚嚚。
褒崇既尊。
典礼斯陈。
昭彼懿德。
勒自贞珉。
朝议大夫黎君墓志铭绍圣四年十二月1097年12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
《春秋》事出于史,而法与义生于笔削,虽游夏不敢措辞其间。
及夫微言寂绝,大旨畔散,传注解诂之家坌并而起,各持其说,以誇异骋高于人。
盖自左丘明而下,五传殊归,历汉、晋及唐之盛,而秘府所藏至六十馀家、千馀卷。
嗟乎,《春秋》之难知,而学者之难论亦已甚矣!
渠江黎希声,专经而信道,常谓《春秋》缘旧史之文,假圣师之笔,行王者之事,其文坦易,其法简严,思之不必太深,求之不必太过,则有得。
乃探索蕴奥,敷畅厥旨,著《春秋经解》十卷,大率以经为主,不汩于异家曲说之纷纭,传诸士林,信之深,从之众。
熙宁初丞相韩魏公上其书于朝,谓可置文馆翰林王禹玉辈援之甚力。
会贡举更制,《春秋》不为科,议乃寝,公亦浩然有归意,遂老于蜀。
今天子向儒重道,谓一经不可辄废,为置博士,用以取人,则公之亡久矣。
呜呼,道之难也有至是乎!
徇一时之好恶,而经术用舍系焉,亦儒者之不幸矣!
此所以古之人著书立说,或藏之山岩屋壁,或投之煨炉,而不欲传于后世,盖有谓也。
按黎氏之先出北正,其后子孙散处四方。
建隆中,有曰嵩者,初自云安徙居潼洄,今为广安人
嵩生元祐,元祐生德颖,乃公考也,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妣王氏,赠太原郡夫人
公讳字希声
幼务学,既冠,与仲兄洵游京师
当时儒宗石守道、孙明复皆美其才,韩忠献公召置门下,誉望益显。
庆历六年进士,调利州节度推官,以父忧罢。
终制,除成德军观察推官,监延州折博务,转大理寺丞,改殿中丞,知阆州南部县
以母丧去职。
服除,监在京铸䥱务,迁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
欧阳文忠公、吴长文荐为学官,得国子监直讲
是时太学生凡千数,诸博士讲解,先日撰口义,升座徐读而退,无复辨析旨要。
公独不然,置经于前,按文释义,听者乐闻其说,咸宗向之。
公凡守雅、蜀、眉、简四郡,皆先德后刑,务存治体,不汲汲簿书期会,君子喜其劝,小人畏其惩,有古循吏之风。
唐安,乘岁饥,募民完堤堰,两得其利,不殍而稔。
此治状尤炳然者。
元丰七年,以朝请大夫致仕。
哲宗即位,加朝议
元祐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卒,享年七十九。
绍圣四年十二月十日,葬于渠江县义乡书台里书台山下。
公娶安氏,再娶周氏,封仙居寿安,皆县君
一男傃,太庙斋郎,早卒。
女四人:长适朝议大夫蒲宗闵,次适朝奉大夫杨𧫎,次早夭,次又适宗闵
孙男二人:暹、昪,皆郊社斋郎
公善学,知原本,穷经立言,虽皓首不倦。
六卿荐于朝,将用,已而弃不录,然能以教于乡。
其临政必重民,所至有可纪,舒而廓之,岂特沾渗四郡乎?
世所谓乡先生、良二千石,公无愧也。
铭曰:
言可以垂世,屈伸存乎时。
或布于廊庙雍泮,震发斯文之光辉;
或委之重岩馀烬,来者莫得而知。
志可以泽物,广狭系乎用。
或弥塞海宇,鼓舞万灵之动;
或踧踖遐陋,敝󶼌米盐之冗。
名在彼孰先,义在我孰重?
欲识公怀,铭于高冢(《净德集》卷二二。)
潼洄:文渊阁本作「潼川」。
徽宗重和元年始升梓州潼川府,此时尚未有「潼川」之名,且梓州(治今四川三台亦与广安(今四川广安无涉。
考《元丰九域志》卷七广安军下原注云:「开宝二年合州浓洄、渠州新明二镇置军,治渠江县」。
《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宁西军(即广安军说同,唯「浓洄」作「侬洄」。
疑此处「潼洄」乃「浓洄」之误。
广德程万户弟从军 元 · 郯韶
桓桓程将军,年未三十气如云。
一朝诣阙袭父职,献书讨贼争功勋。
朝廷恩深礼数厚,授钺前驱那敢后。
云鸟天青没画旗,辕门月黑鸣刁斗。
将军有弟才且贤,从兄万里何翩翩。
看云倏尔归奉母,如此一门忠孝全。
杨花三月潼川暮,挥戈又指湖南去。
吹笛高城破虏风,饮马长江洗兵雨
学书学剑真男儿,功名拾芥须尔为。
长歌更劝一杯酒,归来细颂平蛮诗。